close
散文傢、詩人趙麗宏 (資料圖)
編者按:“讀書已成瞭我的一種生活方式”,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多個場合公開自己的“閱讀書單”,並深情講述瞭閱讀對人生的重要意義,“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,讓人得到智慧啟發,讓人滋養浩然之氣”。2014歲末人民網讀書頻道特別推出《文化名傢曬書單》年終策劃,力邀多位文化名傢聊聊那些令他們愛不釋手的好書,分享各自難忘的閱讀經歷和感悟。
人民網北京12月11日電 (王鶴瑾)著名散文傢、詩人趙麗宏在上學前,就識得瞭幾千個字,五六歲就開始讀書,如今已過中年的他,回望自己的讀書路時感概萬千,“讀書使我成為擁有財富的人。”從少年到中年的趙麗宏都讀過哪些好書?這些書對他產生瞭什麼樣的影響?哪些書又讓他愛不釋手?
談讀書居家病床價格
曾兩個月讀瞭50餘本書
當趙麗宏談起幼年時代的讀書往事時,他表示,那時書不如現在多,也不是一個自由閱讀的時代,“但有一個好處,即讀到的文學作品都一定是經過一些水平很高的專傢選擇過的,”趙麗宏認為,雖然過濾瞭部分好書,但留下來的也都是古今中外的經典,“比如《紅樓夢》、《復活》、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、《唐·吉訶德》等。”當提及《復活》一書時,趙麗宏忍不住向記者推薦托爾斯泰的書,“他的書都值得一讀,《復活》隻是其中一本。人生的軌跡是多麼曲折,當生活和命運擊碎瞭幻想的氣球,下墜時,你要抓住的是什麼?”
上世紀五六十年代,生活非常艱苦,買書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趙麗宏想辦法從各種渠道去借,“有的從圖書館借,有的從父母單位的圖書館裡借的,我姐姐也給我借瞭大量的書。”當談及圖書館的借書往事時,趙麗宏告訴記者,在他小學升初中那年暑假,因為調皮摔斷瞭手臂,“在傢裡待瞭兩個月,讀瞭50幾本書。當時花一毛錢,辦瞭一張讀者証,在街道辦的民間小圖書館裡借書讀。”趙麗宏坦言,“青少年時代的閱讀影響瞭我的一生,當時不會去想讀書為瞭什麼,更不會想到將來會做作傢。”
或許正因自己獲益於讀書,所以趙麗宏對兒子的閱讀是要求的,“總會不間斷把一些好書放到他床頭,培養他的閱讀興趣,為他做推薦,我們還常常因為書中情節進行討論。”
憶下鄉
八旬老人贈書令其落淚
1968年,趙麗宏中學畢業,恰逢中央號召全國知識青年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,於是,他選擇去故鄉崇明島,“那時候,農村生活很苦很累,但苦和累我都不怕,我怕的是沒有書讀,哪怕是找到一種報紙,我都會躲在角落裡聚精會神讀上半天。”趙麗宏對讀書的熱愛感動瞭鄉親們,於是,“傢傢戶戶將能找到的書都翻出來送給我,有《初刻拍案驚奇》、《二刻拍案驚奇》、《孽海花》、《千傢詩》、《福爾摩斯探案集》、《官場現形記》……”
當趙麗宏回憶起鄉親們贈書的往事時,告訴記者一件至今仍難忘的事:“有個八十歲的老太太,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,從傢裡翻出一本舊書,在一天夜晚,走很多路送來給我。”令趙麗宏意外的是,那竟是一本1936年的老黃歷,“我當時感動得落淚瞭。”趙麗宏向記者透露,“後來我提議設‘國傢閱讀節’,(正是因為)我內心裡始終留存著這份感動。”
開書單
推薦梭羅的《瓦爾登湖》
“現在是一個自由閱讀的好時代,但也是一個讀書不易的時代。”趙麗宏表示,對讀書的功利化傾向非常擔憂。大傢為瞭考試、升級、求職,往往選擇“技能型”教科書,“很多人已經喪失瞭閱讀文學名著的興趣和欲望,但人的精神、見識、情懷都來自這些作品。”常言道“書中自有顏如玉”,這句話常解釋為:讀書人可以娶漂亮的妻子,但趙麗宏認為,這句話還可以解讀為:“讀瞭書以後整個人的氣質、容顏和表情都會清雅脫俗,有書卷氣。”說到清雅脫俗,趙麗宏又忍不住從自己的“書單”中推薦美國作傢梭羅的《瓦爾登湖》一書,“這是一本可以使人拒絕浮躁,走向寧靜的書。”
趙麗宏認為,“讀一本好書就是走進一個智者的人生、跟著他活一次。如果這樣的經驗在一生中有幾十次、幾百次,你一定會成為一個睿智而有見解、懂得生活的人。”比如曹雪芹的《紅樓夢》,“對人世間所有的酸甜苦辣,每種滋味都描繪得淋漓盡致。”趙麗宏說,雖然書中描寫的是古代,但卻處處能使人聯想到現代。
採訪最後,趙麗宏告訴記者,他最近正在讀捷克詩人、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雅羅斯拉夫·賽弗爾特的《世界美如斯》、波蘭作傢辛波斯卡的《我曾這樣寂寞生活》、殷健靈的《愛:外婆和我》、忻劍飛的《世界的中國觀》、還有臺灣作傢黃春明的《黃春明童話集》。
往期回顧:
王蒙推薦《我從新疆來》 閱讀讓他“看見世界”
嚴歌苓推薦賈平凹《老生》 未來想寫“上海舞男”
劉心武:晚年重讀《紅樓夢》有新電動病床推薦電動病床評價領悟
高洪波:當圖書管理員“監守自盜” 和戰友偷書看
安妮寶貝:禪宗書對我影響大 30歲後看《禪者的初心》
軍旅作傢王樹增:18歲第一次讀《靜靜的頓河》
【人物名居家照護電動床片】
趙麗宏,著名散文傢、詩人,現為全國政協委員、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、中國作傢協會全委會委員、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、上海作傢協會副主席、《上海文學》雜志社社長,華東師范大學、上海交通大學兼職教授,有十餘篇作品收入中國大陸各地、香港和新加坡語文教材,是作品收入教材最多的當代作傢。作品《山雨》、《與象共舞》、《頂碗少年》被收入人教版、滬教版的中小學語文課本。《望月》、《蟈蟈》、《學步》、《囚蟻》等作品被收入全國各地的小學語文課本。《為你打開一扇門》、《周莊水韻》、《假如你想做一棵臘梅》、《在急流中》、《黃河船夫曲》、《晨昏諾日朗》、《炊煙》、《青鳥》作品被收入全國各地以及香港和新加坡的中學語文課本。
DD2D91F9260D9276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